张家杰代表:
感谢您对我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转来《关于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能力的建议》(人大建议第2024021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市应急管理局统筹协调办理工作
(一)加强办理分工。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能力的建议》由我局牵头会市减灾委员会相关成员单位具体承办。我局成立了办理建议提案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局领导任副组长,相关承办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分工负责,监测救灾科牵头会相关科室具体办理的责任体系。
(二)推动合力办理。收到您的建议后,我局发函给教育、消防等市减灾委相关部门,函商结合相关行业领域工作,针对建议内容合力办理,形成统筹推进,合力普及救灾知识,发挥社会救援力量作用的工作共识。
(三)加强反馈汇报。在办理过程中,我们专门就加强建议办理致电您,汇报我们对建议的理解,以及办理工作方案、进展,听取您的意见,不断改进办理工作。
(四)提高办理实效。我们立足提高建议的办理质量,全面落实建议的各项意见,专题请示市政府印发2024年全市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方案,由局主要领导挂帅,市减灾办牵头,协调组织开展东莞市2024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着力强化办理工作实效。
二、持续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宣传
(一)部署开展2024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周活动。近期,市应急管理局、市减灾办会市减灾委相关成员单位拟制《2024年东莞市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工作方案》,计划紧贴“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活动主题,部署开展防灾减灾日现场宣传活动、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活动,活动共4大项,23项具体活动内容。
(二)筹划举办东莞市2024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5月13日晚上,市减灾办计划在市中心广场(南广场)举办东莞市2024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邀请市政府相关领导参加活动并致辞,市减灾委15个相关成员单位分管负责同志、灾害救援相关社会组织(含东莞市蓝天救援队)工作人员约200人参加活动。在活动现场,安排8个减灾委成员单位设立咨询点,派发宣传资料,接受社区群众咨询,向广大市民普及防灾减灾知识。要求各镇街(园区)也参照市减灾委的做法,结合辖区工作实际,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现场宣传活动,并通过媒体深入报道活动开展情况,将我市2024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周活动推向高潮。
(三)灵活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形式。为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减灾委有关防灾减灾宣传工作部署,市减灾办将发动全市各镇街(园区)减灾办印制防灾减灾宣传挂图、宣传小册子等,在宣传周期间向广大市民派发。各单位、部门也将紧贴活动主题,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站、微博和微信等媒介,制作专题报道栏目、播放公益宣传广告、宣传标语,宣传防汛抗旱、防台风等专题防灾减灾知识,普及气象预警预报。市农业、水务等部门计划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手机短信等多渠道向沿海渔民群众、有关企事业单位发布渔业防灾减灾信息,宣传水旱灾害防御相关知识。市科协、地震部门将在市科技馆举办防灾减灾科普讲座,派发防灾减灾宣传挂图,开展地震科普宣传活动,举行地震避险演练活动。市气象部门筹划开放气象天文科普馆,发放气象灾害应急科普知识小册子,讲解应急知识展板等。
三、加大对社会救援力量的扶持引导力度
(一)加强对社会救援力量支持的研究。应急管理部门作为社会应急力量的业务指导部门,加强对社会应急力量调研,系统梳理全市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组建、日常训练管理、相关机制建设及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关于社会应急力量参与事故灾害应急救援和管理办法》《广东省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补偿办法》等文件精神要求,加大对社会应急力量的支持引导,规范现场处置救援管理,研究制定东莞市社会应急救援队建设管理办法。
(二)筹划建立健全救援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应急管理部社会应急力量救援协调系统,有序引导社会救援力量进入灾害事故现场,适时推送灾情信息,有序开展现场处置救援;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做好社会救援队伍与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等的衔接,做好物资、器材、交通等支持,切使现场处置形成合力。
(三)合力提升应急救援能力。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引导社会应急力量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同时,开展联训联演,积极组织消防救援部门和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与社会应急力量开展训练或演习,以此开展技术交流,探索建立联动机制,进一步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
四、调动社会救援力量参与灾害救援实战和演练
(一)动员社会组织参与消防实操演练。结合东莞实际和风险领域特点,瞄准千万产业工作,依托“3+N”平台,实施“产业工人消防素质提升计划”“青少年消防培育计划”“平安+满意 消防安全上门宣教计划”系列全民防灾减灾提升工程,发动社会组织、群众参与学习、实操、演练“三个一”活动,依托消防志愿者和义务培训组织,运用社会化手段和媒体平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教育引导社会组织、群众掌握防灾减灾知识。联合团市委发展一批消防志愿者队伍,组织志愿者参与微体验点科普宣讲服务活动,同时,充分调动相关行业协会、公益组织、专业机构、社会单位的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消防宣传教育的优势,深入开展消防宣传活动。
(二)落实校园常态化应急救援演练工作。认真落实中小学每月至少开展1次应急疏散演练,幼儿园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应急疏散演练,将应急疏散演练和每天的大课间活动、跑操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每天的操练,让每一位师生员工都参与其中,保证疏散演练既安全有序又有效快速,有效提升了广大师生员工的警惕性和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自救互救能力。引入专业救援社会组织辅导员,定期对教职员工开展全员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指导学校建立重点部位、重点岗位的教职员工、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名册,并协助开展针对性安全救援技能培训,定期开展消防疏散逃生和灭火救援演练;指导寄宿制学校按要求开展师生夜间疏散演练。
五、工作计划
在全市普及应急救护及防灾避险知识,涉及减灾委成员单位多,减灾救灾知识面广,需要政府加强组织领导,部门协调联动,社会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同时也是一个持续渐进过程。下来,我局将发挥市减灾办的职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加强对全市灾普工作统筹。一是市减灾委将持续宣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切实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各种应急演练,扎实推进全国安全发展示范社区建设;二是进一步动员、整合和借助社会组织,借助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平台,重点普及各类灾害基本知识和防灾避险、自救互救技能;三是灵活防灾避险知识宣传手段,大力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防灾减灾科普活动,在全市进一步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社会氛围。通过全方位深入持续开展应急救护及防灾避险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切实提升全市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增强自救互救技能。
专此函达。
东莞市应急管理局
2024年5月8日
(联系人:周宪平,联系电话:22217906、13829297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