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ico
ico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其他 > 工作动态
分享到:
东莞:强化机制建设,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执法监督质量
字体大小: 发布日期: 2025-09-16 来源: 本网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东莞市应急管理系统坚持以机制创新为引领,通过法制审核、听证程序优化、案卷评查等多方面系统推进执法监督体系建设,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取得了明显成效。  

  完善法制审核机制

       夯实执法质量根基

  为全面规范行政执法案件办理流程、提升案件办理质量,东莞市应急管理局持续完善法制审核机制,从人员配置、制度建设和标准统一等多方面加强能力建设,今年以来创新实施“协同审核”机制。目前,各分局均设立法制审核小组,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基层审核人员积极参与市级案件审查,实现“以审代训、审中促优”,有效提升了基层法制业务水平。

微信图片_2025-09-16_152842_173.png

  “该机制通过细化清单、规范流程、定期反馈,形成闭环管理。”市应急管理局政策法规和新闻宣传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各镇街(园区)应急管理分局审核人员不仅参与市应急管理局案件审议,市应急管理局还对分局备案案件开展重点抽查,审核意见反馈至办案分局并跟踪落实整改,实现跨层级、跨区域监督,促进了执法经验的交流与质量的共同提升。

  截至目前,大朗、常平、黄江等多个镇街应急管理分局已积极选派骨干参与协同审核。今年以来,全市共审核行政处罚案件147宗,召开案审会19场。通过定期通报共性问题、剖析典型案例,执法行为日益规范,执法质效与公信力显著增强。  

  优化听证程序机制

  以公开促公正

  听证程序是行政执法中保障当事人权利、提升透明度的重要环节。东莞市应急管理系统围绕权利告知、听证会组成人员抽取、流程规范等六大机制,全面优化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努力让每一起案件经得起检验。

微信图片_2025-09-16_152845_722.png

  机制建设以保障当事人权利为核心,建立听证员名单库,实现随机抽取和流程标准化。针对复杂案件,创新引入“双讨论”机制,通过集体研判有效化解争议、降低风险。同时,从规范办案角度出发,进一步明确办案单位在证据审查与程序遵守方面的责任要求,建立健全听证评议与通报机制,全面推行全过程记录和公众旁听制度,以公开促公正,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严格把关听证质量。

  以市应急管理局厚街分局近期办理的一起无证经营危险化学品案为例,案件听证焦点主要集中在违法所得的核算依据及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程序的合法性。执法人员事前全面梳理证据,在听证过程中严格依据事实与法律,全面、细致地回应了当事人提出的疑问,并在其补充新意见后,迅速组织复核,确保案件处罚意见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有效保障了案件处理的公正性与公信力。

  “双讨论”与内部评议机制已成为规范执法办案、强化内部监督的重要保障。市应急管理局厚街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该机制要求执法人员在回应时,不仅针对直接问题作出解答,还需全面梳理案件背景、阐明法律依据及推理逻辑,确保当事人能够充分理解办案全过程。这不仅提升了回应的全面性与准确性,也切实增强了听证环节的解释实效和政府公信力。

  这一系列机制的建立健全,是东莞市应急管理系统深化法治建设、加强执法监督的重要举措,显著提升了执法规范化水平,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

  常态化案卷评查

  推动执法精细化

  案卷质量直接反映执法水平。东莞市应急管理局扎实推进年度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与法制会审工作,分期开展案卷抽查,充分发挥评查规范执法、提升质量的积极作用,不断强化执法人员的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

微信图片_2025-09-16_152848_279.png

  市应急管理局寮步分局是其中的典型。该分局对案件实施“分层审查+专业支撑”机制,案件需经股室负责人初审、案审办复审。重大、疑难案件启动案审委集体审议,构建由分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各股室负责人结合事实、法律适用、处罚幅度综合研判的全链条评查机制。同时聘请法律顾问和安全生产专家参与评查,分别从法律适用和技术标准等角度提出意见,确保案件处理既合法又合理。

  “案卷评查不仅‘找问题’,更‘树标准、促交流’,”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以查促改、以评促优,推动各单位互学互鉴,为全市执法工作提供清晰指引。”

  法制审核、听证优化、案卷评查——这三项机制彼此衔接、系统推进,构成了东莞应急管理执法监督的“铁三角”。它们不仅提升了执法行为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也增强了公众对应急管理工作的信任感和获得感。

  接下来,东莞市应急管理局将继续深化机制建设,强化执法监督,推动应急管理执法向专业化、精细化不断迈进,为东莞的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的安全环境。


来源:政策法规和新闻宣传科、寮步应急管理分局、厚街应急管理分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东莞市应急管理局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东莞市应急管理局 地址:东莞市东城八一路1号机关二号大院  联系电话:0769-22229800
公安备案号:44190002003941   网站标识码:4419000020  ICP证号:粤ICP备11012759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