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ico
ico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其他 > 工作动态
分享到:
事关安全生产!东莞这项行动进展明显
字体大小: 发布日期: 2024-08-26 来源: 本网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安全生产,事关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今年以来,东莞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紧扣事故风险特点,采取“小切口、大变化”精准治理策略,推动行动在莞邑大地蓬勃开展。

  危险化学品及工贸领域安全监管效能明显提升,雷霆手段净化道路运输安全乱象,信息化、动态化监督管理建筑施工安全,建立城镇燃气安全协作联防共保长效机制……东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成效明显。

  立案处罚危险化学品及工贸领域违法案例

  危险化学品及工贸领域的安全管理关系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应急管理局聚焦20家涉高风险化学品企业以及4303家粉尘涉爆企业,通过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和专家指导服务、积极推进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等方式,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安全监管效能。

  截至目前,东莞共检查粉尘涉爆企业2612家次、涉高危细分危险化学品企业14家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隐患131项,立案处罚102宗。


 1.png


  以雷霆手段净化道路运输安全乱象

  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东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协调多部门推进非机动车道建设工作,遏制涉非机动车类型的交通亡人事故。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非机动车道建设881.48公里,阶段性任务完成率达101.08%。

  在货车治理方面,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全面摸清中重型货车底数并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异地运营货车安全监管工作,整治运输行业违法违规行为。截至目前,东莞已采集41.78万辆中重型货车信息。2024年5月以来,全市立案查处异地营运货车违法违规行为25宗,查处异地货车超限超载1180辆次,非现场执法立案涉异地运营货车186宗,向外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发函114份,涉及违法违规车辆322辆次。

2.png


  强化建筑施工、城镇燃气领域安全防线

  东莞高度重视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隐患开展排查整治,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督促各镇街(园区)全面加强限额以下工程监管执法,同时建立“限额以下工程管理系统”,组织基层力量加强动态巡查,实现工程信息化、动态化监督管理。2024年以来,共聘请440人次专家对220个项目的脚手架等危大工程施工情况进行检查,严防严控危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检测不合格的要求落实整改并重新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在城镇燃气安全领域,市市场监管局推动31家燃气具生产单位配备质量安全总监和安全员,加强对生产环节的燃气器具产品质量监管,对有不合格记录的生产企业组织技术专家进行一对一上门帮扶指导。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建立部门协作联防共保长效机制,定期组织开展管线徒步巡查,及时排查整治燃气管道占压、第三方施工威胁管道安全等带病运行问题隐患。同时,开发了管道天然气智能监管系统,利用智慧城管平台的摄像头资源,开展对市政道路涉燃气管道第三方施工实施AI智能辅助预警试点工作,发现在燃气管道附近有挖掘、钻探、打桩、定向钻、顶管、盾构等施工行为,第一时间推送给相关燃气管道权属单位到现场管控。

3.png

  持续发力水上安全、文广旅体、教育、邮政等领域安全治理

  制作并发送安全示意图4122份,查处违法行为21宗,巡查海域4245平方公里……今年以来,东莞持续发力抓好水上安全治理。

  市交通运输局定期组织排查全市桥梁安全隐患,针对发现的桥梁养护不到位、抗撞性能不足以及通航净空不足等问题,及时督促相关镇街采取相应整改措施。东莞海事局通过制定恶劣天气限定船舶吨位及尺度通行机制、推动水上搜救基地建设、加强警示教育、联合相关部门实施协同共治等措施,强化船舶航行安全管控。

  在东江石龙段船舶搁浅险情防御专项整治方面,东莞海事局联动东莞航道事务中心设置临时航标,协同东江航道事务中心推动浅点整治工程。一方面开展多维宣传,制作并发送安全示意图4122份,召开专题宣贯会7次,约谈码头、货主15家。另一方面,加强船舶管控,责令超吃水船舶停止进港41艘次,查处违法行为21宗。经整治,今年该航段搁浅险情1宗,比去年11宗下降了90.1%,治理初显成效。

  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联合多部门协作开展联合涉渔三无船舶执法行动,今年以来,已组织联合执法行动221次,巡查海域4245平方公里,联合查扣涉渔“三无”船舶74艘,立案3宗。

  东莞还全力做好文广旅体、教育、邮政等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工作。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针对建筑物楼层上擅自加建改建游泳池的问题进行摸排整改。截至目前,已摸排出存在建筑安全隐患的游泳场所75家,督促66家企业完成整改,剩余9家正在加紧整改中。

  市教育局组织685人的校车动态监管团队在每日早、中、晚学生上学、放学的重点时段,对校车司机违规抽烟、接打手机、超速、不按审批线路行驶等危险驾驶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共曝光存在危险驾驶行为的司机48名,给予停班停岗处罚45人。春季学期以来,涉校车交通违法数下降41.9%;校车负有责任的轻微交通事故数下降54.2%,未发生致人死亡交通事故,校车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市邮政管理局加强与交警部门的执法联动,检查企业155家次,开展行业安全巡回讲堂36场,培训人数约2000人次。

4.png

来源:政策法规和新闻宣传科、综合协调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东莞市应急管理局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东莞市应急管理局 地址:东莞市东城八一路1号机关二号大院  联系电话:0769-22229800
公安备案号:44190002003941   网站标识码:4419000020  ICP证号:粤ICP备11012759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