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镇政协小组:
《关于加强专职安全员队伍建设,打造应急一线多效能队伍的提案》的人大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自2018年8月以来,我市各镇街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陆续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组建专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以下简称“专职安全员”)队伍,专门负责基层一线安全生产巡查工作,现全市有专职安全员约3000名。专职安全员队伍组建以来,有力扩大了安全生产巡查覆盖面,全面提高了基层安全生产治理水平,对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50起,死亡323人,同比分别下降15.1%、0.6%;2019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99起,死亡262人,同比分别下降27.5%、18.9%;2020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93起,死亡200人,同比分别下降26.6%、下降23.7%。2018年以来,全市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一、我市专职安全员队伍建设情况
(一)强化专职安全员制度建设
近两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从全市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着力加强专职安全员队伍的管理、培训工作,先后以市安委办名义印发了《关于村(社区)安全办专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招聘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明确村(社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牌匾和专职安全员服装证件制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东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管理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专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队伍建设的通知》等文件,并由局领导带队多次深入各镇街开展专项督导检查,从人员招聘、日常管理、职责界定、监督检查、纪律要求等方面全方位规范和加强专职安全员队伍的管理工作。今年6月3日,我局向市政府提交《关于印发<东莞市专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管理办法><东莞市专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工作绩效考核办法>的请示》,推动建立健全全市统一的专职安全员隐患排查、绩效考核、定期轮岗、教育培训等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专职安全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其中专门设立条款,明确要求由镇街(园区)应急管理分局直接向专职安全员下达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工作任务,合理制定工作计划,对专职安全员开展业务指导工作。
(二)提升专职安全员业务水平。一是对专职安全员开展安全生产监管检查业务培训。2019年9月23日至11月15日,我局分七期(每期5天)组织对全市专职安全员进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业务培训,讲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安全生产巡查的基本方式、程序和内容,各行业领域安全监管与检查方法等基础知识,对专职安全员进行基层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实际操作培训,进一步提高专职安全员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能力。二是借助专家提升专职安全员对企业整改隐患的检查指导能力。推动各镇街(园区)实行“专职安全员+专家”的监管检查模式,对危险化学品、粉尘涉爆、有限空间、液氨制冷、锂离子电池制造、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依托专家开展深度检查,加强对专职安全员的业务“传帮带”,帮助找准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发现及查处重大事故隐患的能力。
(三)加强安全检查信息化建设。我局开发了东莞市专职安全员巡查系统(App),解决专职安全员在检查过程中遇到的诸如全覆盖企业基数摸清难、全覆盖任务完成难、技能提高难等问题。App分为前端和后端系统,前端系统主要供专职安全员使用,包括隐患巡查、专项任务、信息推送执法人员及合规检查等功能。专职安全员可以现场完成企业信息收集、现场检查和基础检查,生成检查报告在线发送至企业,并可以查询和学习多行业、多对象、多场所的规范要求和标准,提升专业水平。后端系统主要供市应急管理局和各镇街(园区)应急管理分局使用,包含动态轨迹管理、统计分析功能及工作闭环等功能,进一步加强对专职安全员工作情况及任务完成情况的监督,推动全覆盖工作落到实处。东莞市专职安全员巡查系统(App)已于2021年4月1日正式上线,采取先试点再全面推广的模式,试点镇街为南城、万江、常平,目前使用情况良好。
(四)发挥专职安全员应急管理宣传作用。强化专职安全员同时也是基层应急管理宣传员的意识,建立全市专职安全员应急管理宣传队伍,要求各镇街(园区)应急管理分局按每个村(社区)各1名的标准,在专职安全员队伍中挖掘写作、拍照、视频制作等能力较强的人员担任兼职宣传员,在日常巡查过程中要对企业及相关人员进行政策法规、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常识等方面的宣传,并及时报送本村(社区)范围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御等方面的动态,及时把安全生产部署要求转发、传达到辖区各企业。
(五)增强专职安全员队伍凝聚力。围绕增强专职安全员工作荣誉感、培育专职安全员队伍工作品牌、提高专职安全员监管巡查能力,突出两项措施,推动专职安全员队伍建设提质增效。一是组织开展评优评先活动,增强专职安全员工作荣誉感。组织开展东莞市2020年“十佳专职安全巡查员”评选活动,由各镇街(园区)应急管理分局分别推荐一名专职安全员参加初选,依托南方+东莞频道、东莞应急管理频道开展网络评选,根据网络评选结果和主办单位评审得分,综合决出2020年“十佳专职安全巡查员”(10名),激励广大专职安全员的工作士气,增强专职安全员工作荣誉感。二是组织开展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系列报道,培育专职安全员队伍工作品牌。以专职安全员为主角,2020年以来对专职安全员开展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巡查、督导、救援的18个典型案例进行深度报道,2021年推出《城市安全使者-东莞专职安全员》专题栏目,塑造和推广了一批先进事迹和经验,给予群众直观感受,强化专职安全员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好帮手”“监督员”、是市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守护者”“守夜人”的角色认知,不断培育我市专职安全员队伍工作品牌,扩大队伍影响力和知名度,以有血有肉有温度的鲜活案例,让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理念、文化进一步向基层、向市民群众传播植根。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配齐配强队伍,逐步提升专职安全员素质。一是配齐配足专职安全员队伍。督促各镇街(园区)严格按照《全覆盖工作方案》关于专职安全员的配备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专职安全员队伍建设,严禁以各种变通方式组建专职安全员队伍。二是逐步配强专职安全员队伍。引导大专及以下学历的专职安全员在职进修与工作相关的专业课程,逐步提高学历水平。三是全面提升专职安全员业务水平。定期分专题、分类别组织专职安全员开展业务培训和工作交流,发挥专家和业务骨干“传帮带”的作用,提升专职安全员的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
(二)建立健全机制,调动专职安全员工作积极性。一是建立绩效工资制度。督促各镇街(园区)结合实际,建立专职安全员绩效工资制度,将专职安全员年度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直接挂钩,以工作绩效为依据适度拉大专职安全员收入差距。二是建立奖励激励制度。引导各镇街(园区)结合实际,设立专职安全员专项奖励资金,建立专职安全员奖励制度,对发现重大事故隐患或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专职安全员给予现金奖励;建立专职安全员激励制度,在政府聘员招聘、入党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优先选择优秀的专职安全员。三是建立考核淘汰制度。推动各镇街(园区)从现场检查、台账管理、隐患整改等不同方面,对专职安全员的履职情况、工作纪律执行情况实施监督,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专职安全员,坚决作辞退处理。
(三)强化保障,为专职安全员队伍建设奠定良好基础。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引导各镇街(园区)应急管理分局加强与同级财政部门沟通协调,对当前辖区内经济总量、企业数量、从业人员数量、产业结构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争取镇街党委政府支持,逐步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好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为专职安全员开展巡查检查、教育培训、购置装备等提供经费保障。二是加强科技赋能。督促各试点应急管理分局高度重视信息系统建设,突出市专职安全员巡查系统(APP)实际运用,统筹抓好工作落实,主动反馈、共同研究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下一步全市推广、规范使用提供经验借鉴。
(四)依托专职安全员,助推安全宣传走深走实。一是加强“1+2+3”应急管理宣传队伍建设。按照“1+2+3”总体框架,组建完善1个新闻宣传顾问团队,加强完善专职安全员、企业安全宣传员2支基层安全宣传力量,优化完善发言人、通讯员、评论员3项宣传机制,全面提高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宣传工作的引导、辐射和策划能力。二是提升专职安全员宣传服务意识及宣传技能。引导专职安全员在日常巡查过程中主动向企业及相关人员讲解政策法规、安全生产及应急救援等知识,强化专职安全员在安全生产宣传方面的谈话、写作、拍照、视频制作能力,一方面及时反映本村、社区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御等方面的动态,另一方面及时把市局、分局的宣传信息转发、传达到辖区各企业。三是参与应急管理主题宣传活动。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通过专职安全员方阵表演、技能展示等环节,展示应急管理工作样本和经验做法,引发市民关注应急管理工作,营造安全力量就在身边的浓厚氛围;借助安全生产月现场咨询活动,通过专职安全员集中宣传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方法,发动各行业领域、各辖区企业和职工群众“学安全、讲安全、要安全”,合力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
(五)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提升应急响应水平。一是推动各镇街(园区)参照市一级做法,整合编组应急救援力量,将专职安全员、村(社区)治安巡查员、网格员、民兵等力量编组纳入应急救援体系;二是督促镇街(园区)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统筹好本辖区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工作,对综合性、专业性应急救援队伍开展相应的救援技能培训,对(村)社区等基层单位开展应急处置指挥能力培训;三是将落实情况纳入东莞市应急管理系统应急指挥与值班值守工作管理办法考核,督促基层应急管理部门完善应急工作机制,切实发挥专职安全员辅助应急处置的作用。
东莞市应急管理局
2021年6月9日